欢迎访问安徽鸿博档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微信号:HOBODA 13205519898
 
当前位置:首页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现代档案管理新观念介绍与运用(下)

发布时间:2016-06-22   浏览次数:2860

    3.关于“档案文化观

    3.1什么是“档案文化观”

    由于“一切文化都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物质形态的凝聚”,档案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记录,是人类智慧的物态结晶,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因而,档案也是一种文化——档案文化。人们对档案文化的认识或看法也就形成了人们的档案文化观,具体一点说,档案文化观就是人们对档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认识或看法。档案文化观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档案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2“档案文化观”的内涵

    档案是文化的积淀。由于人类文化的不断创造和积累,文化才日趋丰富多样。文化积淀的时间越久,也就越深厚。没有文化的积淀,也就没有文化的进步。档案是人类积淀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人类文化的贮存器,“人类的知识,90%以上来自档案文化的历史积淀”。如果没有档案,也就失去了连续地全面地直接记录和积累文化的原载体。因此,“档案作为文化的积淀,又是衡量文明的标准,现代国家把档案保存的多少,档案馆事业的发展作为衡量这个国家文明的发展的尺度,不是没有道理的。”

    3.3档案文化和档案文化观的提出,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和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2)

    首先,有助于我们从理性的高度把握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文化属性。从国际档案界来说,“直到20世纪,多数档案机构在文化方面只是被动地发挥作用”。“但自1945年后,档案界对自己的职能,包括行政职能和文化职能两方面,进行了认真的重新评价,这有点夸大地称之为档案界的革命。”“这样,档案机构在传播自身的档案馆藏方面成为主动的文化单位。”我国《档案法》第八条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这就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档案馆的文化属性。因此,从文化的高度重新认识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性质就显得十分重要,对此,尼日利亚国家档案馆馆长U•O•A•埃思在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辅助报告《档案学:国家和文化传统,还是一门国际学科?》中曾有过许多精辟深刻的论述,他在论文中指出,“一个国家的档案,不仅是政府成长和职能运行的反映,而且也是国家发展的见证。保存档案,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档案对产生它们的国家的文化价值,档案是人民的文化财富,在文化领域上占据一定的位置。”“从文化角度出发,一个国家的档案是研究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信息资源。作为文化传统的重大领域,档案仍然是国家不可缺少的喉舌。没有它,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将停滞不前。”因而每个国家都需要档案馆“作为记忆的仓库,存贮、保护和传播以往的经验和知识”。“一个国家的灵魂和宗旨就埋藏在她的档案中。”

    其次,有助于我们更为系统地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丰富和发展档案学理论。我们在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时,不仅要研究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活动对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制约和影响,而且要研究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对档案意识(包括档案文化观)的制约和影响,并且还要“研究人们的档案文化观,对档案工作及其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起了促进作用,还是起了促退作用,并以此作为衡量人们的档案文化观是否科学、正确的标准”。此外,从文化角度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自身还可以构筑起一个理论体系,如档案文化的内涵、档案文化的特征、档案文化的价值、档案在文化(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等)建设中的作用、档案馆的文化属性与文化教育功能、档案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传播等,对于这些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可以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档案学理论。

    4.关于知识管理

    4.1什么是知识管理

    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信息的这种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决定了“知识管理”是一种对人与信息资源的动态管理过程。我们理解“知识管理”应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的管理思想。简单说“知识管理”就是人在组织管理中对其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与运用的过程。

    4.2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两者管理对象重叠

    档案管理的对象是文件、档案,知识管理的对象是知识。组织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一部分来源于组织在自身各项职能活动中直接形成(包括制作和收到)的文件、档案;另一部分来源于组织通过收集、购买、交换等方式从外部获取的图书、报纸、期刊、数据库等。也就是说,文件、档案属于知识的范畴,属于知识管理的重要对象。中国台湾学者杨舜仁说:“知识管理顾名思义:为知识者,才纳入管理,而一般能够纳入信息系统管理的知识,不外以电子型态或书面型态存在”,因而,“知识存在的型态与文件管理之型态相同”。可见,文件、档案是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共同的管理对象。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密切关系主要源于这种管理对象的重叠。

    4.3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技术相同

    在数字化环境下,文件、档案产生、流转于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对于非数字化环境下产生的文件、档案,为了使其适应数字化环境的要求,也必须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因此,现代档案管理的全部活动——文件、档案的制作或接收、传递、处理、归档、整理、鉴定、保管和提供利用等都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而知识管理更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知识管理的实现离不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的应用。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都需要应用的具体技术或工具包括元数据、数据库、文本挖掘、搜索引擎、电子邮件、门户系统、信息代理、信息推送、信息安全技术等等。可见,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有着共同的技术支撑——现代信息技术。

    4.4知识管理融入档案管理后产生的作用。

    4.4.1.知识管理可以拓展档案管理的领域

    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过分强调档案与文件、档案与图书情报的区别,将文件、图书情报等排除在管理职责之外,从而极大地限制了自身活动的范围。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拘泥于历史记录的保管,而不是为现实工作服务,脱离于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之外,从而极大地限制了自身发挥作用的领域。

    知识管理要求将包括文件、档案在内的一切载体形态的知识纳入管理范围,并将不同载体形态的知识进行整合与集成,建构一个整体的知识资源体系。知识管理强调在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创造知识、共享知识、应用知识,使知识直接服务于企业价值创造活动。这样,档案管理就被融入一个更广阔的活动领域,而与组织的发展战略、业务活动直接相结合,成为企业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4.4.2.知识管理可以提升档案管理的价值

    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重保管轻利用,通过查卷、借阅、复印等落后的手段,被动地提供简单、浅层的档案服务,不能充分地满足用户对信息、知识的需求,不能有效地为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服务。

    知识管理强调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现代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手段,主动地为用户提供高级、深层的信息、知识服务,最终实现知识的价值,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对知识服务的强调和价值创造的关注,使得“知识管理专家能够增强文件管理工作者对信息和知识利用的理解”,促进文件、档案的开发利用,从而提升档案管理的价值,提升档案管理机构与人员在企业组织体系中的地位。

    本文主要对大档案观、档案记忆观、档案文化观、档案知识观等重要观念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这些新观念,或拓展了档案的内涵,或提升了档案工作,或发展了档案事业,它们既开阔了档案人员的眼界,又更新了档案管理的知识,意义重大。与时俱进的现代档案工作者要认真吸取新知识、提高档案工作新技能、重塑档案职业新形象,用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促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来青:《青岛市档案馆“城市记忆工程”的实践与思考》,《“档案与城市记忆“论坛文集》,《中国档案》杂志社、上海市档案局2008年汇编);

    (2)绍兴文理学院 潘连根:《论档案文化观》;

    (3)中国人民大学徐拥军:《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研究》,《山西档案》2008-1。

上一篇: 黄山市徽州区档案局馆积极服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
下一篇: 现代档案管理新观念介绍与运用(上)
核心服务 专业服务 经典案例 新闻资讯 关于我们
鸿博云平台
鸿博云服务
档案管理咨询
存储备份与馆室托管
金融投资类
工程建筑房产类
生产制造类
保险银行类
政府机构类
社会服务类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档案知识
通知公告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公司大事记
公司成长
组织架构
远景规划
13205519898
安徽省合肥市九龙路高校三创园1号楼8层





  Copyright 2019 安徽鸿博档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10566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9202000874号      技术支持:浪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