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十一五”期间,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面对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和新形势,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档案开发利用的安全问题、编研人员业务素质的问题、编研部门如何处理与各方面的关系问题以及编辑出版资金问题等等,都有待我们思考和探讨。 2.1如何在信息资源开发中确保档案安全的问题 档案工作,安全重于泰山,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确保档案安全,这是档案编研工作也是整个档案工作的永恒命题,是我们档案人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天职。国家档案局提出“建立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对数字档案、胶片档案、多媒体档案的安全,对档案内容公布的安全,以及档案在网站建设、网络应用中的安全,分别制定了相应防范措施,消除各类不安全隐患。安全第一、利用第二,编研工作应在确保安全服从大局的前提下适度开展。 档案资源开发工作中的安全,应包括这样三点:第一,确保档案原件的安全。档案编研在利用原件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借阅审批制度,严格遵守档案利用要求。第二,确保档案编研信息内容的安全。包括档案利用的报批、公布档案的审核等,并且时刻警惕涉及国家核心利益,比如国防、外交、主权、边疆、民族、宗教、债务等的档案信息的保密,牢牢树立政治意识,既要坚守保密的红线不能违背,又要有利于编研成果的推广利用。第三,确保档案编研成果在网络应用中的安全。档案信息的网络开发与传播,应有严格规范的审核流程与监督制度。相关人员应强化档案数据安全管理,电子档案的存储、保管与使用、信息的网络应用与物理隔绝等,应由专人负责,严防电子档案外泄。 2.2 如何提升档案编研人员业务能力和学识水平的问题 优秀的档案编研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一位优秀的档案编研人应该具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业务功底这样三个要素。首先,档案编研工作者需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以及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够洞察新趋势,快速吸收时代发展中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并及时运用到档案编研工作中来。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体、网络、影视、出版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适应、利用这个新环境,促进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是新时代档案编研工作者要面对的重要课题。第二,要有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任何一项档案编研工作,都不是独立封闭的,更多的是要依靠与多方的合作,每个成果都是集体智慧、团队努力的结晶。第三,编研开发实践告诉我们,档案编研人员扎实的业务功底对编研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这包括编研工作者的专业知识、文化积累、文字功底等等,这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 提高档案编研人员的业务能力。首先,要处理好档案“编”与“研”的关系。周恩来总理说:档案工作者要学习司马迁。司马迁是治档与治史有机结合的典范。可见,档案的“编”与“研”是一个有机体,档案馆的业务研究不是可有可无的。档案工作业务发展要求研究馆藏档案的形成与整理保管状况,研究相关专题的历史背景与脉络,研究专题档案的内在价值,研究进行编纂出版的经验理论及现代编研技能。在“研”字上下工夫,才能出精品、出人才,才能提升档案馆和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不过,档案馆的研究毕竟不是“主业”,在很大程度上,研究是为编纂开发服务。我们倡导的是,以编为主,编研结合,积极开展研究指导下的编辑,大力提倡编辑基础上的研究,实现编纂与研究相辅相成的良性发展。在完成好本职业务工作的前提下,我们鼓励和支持个人业务研究。总之,只有摆正研究工作的位置,才能确保业务研究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提升编研人员的业务水平。第二,要锻炼敏锐的文化洞察力和精品意识,以此来指导、推进具体的编研工作,这样才能够使编研的课题选材、开发视角、编研形式与表达方式更加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大众需求,服务社会。第三,要下真工夫,练真本事。档案编研工作是一个“苦”差事,需要肯花时间、花精力来做,下苦功夫、下笨功夫。可以说,点滴的积累和进步,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不懈的努力。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要注重打基础,做好本职工作。如今,档案编研工作者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活动,比如开展校园讲座、参与影视节目制作或提供学术指导等等,这些社会活动是宣传档案编研知识与成果,让更多人了解档案、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但对于档案编研工作者而言,可以说这些都是副业,档案编研工作者要牢牢记住和很好地把握,一定要将主要精力放在馆藏资源开发与编研的基础工作上,切防种了自留地,荒了责任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