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鸿博档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微信号:HOBODA 13205519898
 
当前位置:首页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五)

发布时间:2016-01-20   浏览次数:3674

    1.2.2档案成为文献纪录片的亮点和支撑点

    档案是文献纪录片最好的素材,是最直接最有力的历史凭证。因此,档案馆与媒体的合作逐渐形成趋势。

    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拍摄的110集电视片文献《周恩来的故事》,荣获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行业电视委员会评审的第24届中国行业电视片一等奖、最佳撰稿奖,并在中央电视台等lO余家电视台陆续播出。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10, 集电视文献纪录片《毛泽东在1949》,获得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颁发的2008-2009中国电视纪录片系列片“十佳作品”奖,该片于2010年1月在中央电视台和数十家省级电视台播出。另外,中央档案馆还拍摄了专题文献片《伟大长征》,与中国唱片总公司合作编辑出版音像制品《共和国足迹》。

    外交部档案馆在加强对外交流,让档案走向世界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馆与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上海电视台等媒体合作,利用开放档案制作专题纪录片,宣传中国外交工作。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推出的28集电视纪录片《清宫秘档》,旨在“走出戏说,走进真实”,在中央台和香港及一些省市电视台连续播放,深受欢迎。与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共同创作的4集纪录片《帝国商行》,被媒体称为是“中央第10套节目历史文化的大片”,该片英文版在境外播出。《清宫秘档》和《帝国商行》两部电视片都有图文并茂的出版物,并多次再版。该馆参与拍摄的12集专题片《故宫》,在央视黄金时间热播,昔日皇家秘档成为大众的文化热点。此外,还配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圆明园》。同时通过新闻发布、系列报告、媒体专访、首发式等形式做适度宣传,推动档案编研成果更通畅地走向社会,让档案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

    上海市档案局(馆)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形式,扩大档案宣传的覆盖面。结合馆日活动,依托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制作专题宣传节目。该馆参与拍摄的《装饰派建筑艺术在上海》、《外滩建筑》等专题片,在芝加哥世界城市建筑艺术研讨会上,引起与会者对上海在上世纪20-30年代兴起的现代装饰派建筑艺术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

    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局(馆)“十一五”期间为中央电视台拍摄《百年宁夏》、宁夏电视台拍摄《中国回族》、中央电视台与宁夏电视台联合拍摄《岁月山河》、宁夏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拍摄《寄语宁夏》等电视片,提供了档案资料和照片。

    贵州省档案局(馆)在2006年协助国家档案局完成了大型文献纪录片《伟大长征》在的拍摄任务。

    1.2.3构建网络编研新平台

    网络媒介的普及,改变着人们对传统纸质出版物的阅读习惯。构建网络编研平台,是信息社会对编研工作提出的新课题。档案馆网络的应用,拓展了我们的编研领域,成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新途径。

    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针对2008年3月14日拉萨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及时连续地公布了33件涉藏档案,制作了5个专题网络视频,分3批在国家档案局官方网站公布,有力地说明了西藏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视频被国内外300多个中文网站、100多个英文网站转发,点击者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作了相关报道,档案的说服力通过互联网向世界传播。

    哈尔滨市档案局(馆)于2007年,在哈尔滨档案信息网上创办“网上展厅”栏目,此后,通过展厅成功地举办了“全市珍贵档案资料展”等系列活动,现代技术的应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局(馆)档案信息网于2006年11月正式开通运行,网站开辟了“网上展厅”栏目,制作了照片的分类展示,其中包括“馆藏档案”、“老照片”、“贺兰山岩画”、“西夏文字”四部分。2008年8月,在自治区档案馆成立50周年之际,该馆与宁夏电视台联合拍摄的电视专题片《档案馆中的五十年》,被上传到自治区档案局馆网站的“多媒体档案”栏目。

    1.2.4 档案编研成果的电子化

    档案编研开发成果,除了采用传统的排印、流行的影印、新型的图录方式,还有电子出版物和缩微品等等。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编研成果集文字、图片、照片、录音、视频于一体,通过发行光盘,扩大了档案编研成果的传播范围和影响。不同的编纂出版形式,有着不同的特色。

    作为新兴的电子出版物,光盘容量大、体积小、方便检索转录,受到读者特殊青睐。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北京超星公司合作出版的《中国明清史档案文献光盘库》,辑录了1995年以前明清档案的出版物,共有10盘。它相当于一个小型专业图书馆,在海内外畅销发行。

    1.2.5 研发具有档案特质的文化礼品

    在对某一专题档案进行编研的同时,推出具有档案特色的文化礼品,是近些年档案资源开发的一个特色。譬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启动 “清宫广州十三行档案”、“清宫塘沽秘档”、“乾隆南巡淮安”等项目中,均经仿真制作,精心装裱,推出备受地方欢迎的特色礼品。而清朝皇帝的《宝谱》、《元旦开笔》、《瑞谷图》等文化礼品的开发,则满足了社会公众欣赏皇家文化的特殊需求。

上一篇: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六)
下一篇: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四)
核心服务 专业服务 经典案例 新闻资讯 关于我们
鸿博云平台
鸿博云服务
档案管理咨询
存储备份与馆室托管
金融投资类
工程建筑房产类
生产制造类
保险银行类
政府机构类
社会服务类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档案知识
通知公告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公司大事记
公司成长
组织架构
远景规划
13205519898
安徽省合肥市九龙路高校三创园1号楼8层





  Copyright 2019 安徽鸿博档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10566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9202000874号      技术支持:浪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