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鸿博档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微信号:HOBODA 13205519898
 
当前位置:首页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中国档案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六)

发布时间:2016-01-07   浏览次数:2992

    2.7学术研究与交流

    “十一五”期间,围绕档案信息化的档案科研、学术研究及交流取得丰硕成果,一是国家档案科研工作主要以信息化为导向开展项目立项工作,并获得大量研究成果,推动档案工作创新;二是档案信息化科研成果在信息化建设得以广泛推广应用,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档案信息化学术交流成果显著,如: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的数量与质量逐年上升,推动和指导档案信息化建设;四是档案信息化领域重大学术交流和会议,促进档案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2.7.1档案信息化科研与学术成果丰硕,引领档案工作创新发展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信息化在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档案信息化更加引起了档案同仁的关注与重视,更加促进了档案信息化研究、实践与探讨,更加促进了其科研与学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可见,档案工作已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是促进档案工作规范、科学、创新发展的支柱。

    我国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的文章最早出现在1997年,2003年开始逐年呈快速的上升趋势。2006-2009年,共评出档案优秀科技成果131项,其中档案信息化方面的科研成果为89项,占获奖总数的69%,特别是获一等奖的成果中档案信息化及其相关方面的成果为5项,占一等奖获奖成果总数的56%,成绩喜人。

    2.7.2国际学术交流频繁,我国档案信息化学术地位进一步提高

    中国档案信息化学术水平逐步提高,在国际档案信息化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主动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不断提升中国档案工作的地位和影响力。“十一五”期间,我国组织或参与的国际档案前沿学术交流活动频繁,涉及档案信息化方面的内容日趋广泛和深入。

    中韩档案管理研讨会。2007年5月和2008年12月,分别在首尔和北京召开第一届和第二届中韩档案管理研讨会,会议围绕“电子文件管理和文档数字化业务”和“以管理电子文件为背景的档案标准与法规建设”展开讨论。中国代表以“电子档案长久保存与利用----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长春模式”、“电子文件管理的相关法规建设”、“电子文件系统管理面临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学术报告与韩国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第16届国际档案大会。2008年7月,国家档案局组团赴吉隆坡参加国际档案大会。会议围绕着“档案、治理和发展:描绘未来社会”的主题,举行了300次平行会议或研讨,中日档案工作者组织了第195次平行会议—“电子政务的发展与数字文件管理”的研讨。

    “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和“电子文件国际前沿管理成果”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6月和2010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先后组织了国际电子文件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美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知名档案专家学者,与来自国家档案局、省市档案局、企事业档案部门的领导和骨干、高校师生,共同探讨电子文件管理领域的热点话题。

    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每年一次的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活动已经延续了18年,2009年7月在北京召开2009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的百余位档案馆、图书馆和文献影像技术工作者参加学术会议。18位专家分别就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管理与保存、数字档案馆和数字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应用、缩微品数字化与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研讨。

上一篇: 中国档案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七)
下一篇: 中国档案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五)
核心服务 专业服务 经典案例 新闻资讯 关于我们
鸿博云平台
鸿博云服务
档案管理咨询
存储备份与馆室托管
金融投资类
工程建筑房产类
生产制造类
保险银行类
政府机构类
社会服务类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档案知识
通知公告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公司大事记
公司成长
组织架构
远景规划
13205519898
安徽省合肥市九龙路高校三创园1号楼8层





  Copyright 2019 安徽鸿博档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10566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9202000874号      技术支持:浪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