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划服务:从国家信息化、各行各业信息化及和档案信息化发展全局角度,对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实施总体规划,基于顶层设计方法从档案业务和信息技术综合应用方面策划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运行与发展战略,全面指导数字档案馆服务平台系统的建设与实现。 2.业务服务:从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管理、开发、利用等基本业务需求出发,研究现代档案工作的业务模型,梳理现代档案管理的业务流程,为各档案馆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档案业务工作提供业务咨询和流程梳理服务,这是各传统档案馆利用服务型数字档案馆平台建立数字档案馆系统的前提性和基础性工作之一。 3.研发服务:从数字档案馆的软硬件基础支撑平台、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等角度开展信息化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实现,将各种与档案信息化相关的科研成果进行产品化,提供档案应用系统的产品化服务。 4.实施服务:从各档案馆的个性化业务需求出发,分析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需求,针对其业务工作的当前与未来发展状况,制订实施计划,为各个档案馆开展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应用提供服务。 5.资源服务:从数字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整合、共享、开发和信息发布等角度,按照数字档案馆确定的信息资源存储与管理的标准规范,开展数字档案资源的迁移、转换、组织、存储、访问等各项服务。 6.系统服务:从数字档案馆的软硬件基础平台系统、档案软件系统的的运行维护角度,提供信息系统的各种安装、调试、升级、维护、管理等服务,确保数字档案馆技术平台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 7.网络服务:从网络基础设备的部署到网络设备、网络安全等方面提供各种保障服务,确保数字档案馆网络环境的稳定,网络访问的畅通与安全。 8.运营服务:从数字档案馆的经营、发展角度,研究数字档案馆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为数字档案馆的稳定发展提供服务。 以服务为导向建设数字档案馆的宗旨是:以低成本、高效率、共建共享的组合模式保证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与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实现信息技术与档案业务的紧密结合与互动发展,确保数字资源存储系统的部署更能符合档案信息长期保存和广泛利用的需要,保障信息技术更有效地为档案业务服务。为保障数字档案馆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可考虑以应用服务提供商(ASP)的方式的来经营和运作数字档案馆,传统档案馆以较低的费用租赁并共享数字档案馆的IT资源,包括网络设施、服务器、存储空间、应用软件等支撑数字档案馆集成运行的各类IT资源,通过数字档案馆的网络化综合服务平台完成对档案的收、管、用、数、研、展等业务工作,将需要永久保存的数字化档案资源统一保存于数字档案馆,而纸质档案仍然保存于传统的档案馆中,延续传统档案馆的业务工作体系。(罗京摘编) (作者为清华大学档案馆技术部高级工程师) (本文为2009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议材料) 责任编辑: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