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有“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档案人要有能够忍耐“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档案工作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所以档案人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只有这样,才能在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各个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只有这样,才能够静下心来读书学习,增长才干。档案人学习要结合自身实际,杜绝走过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各地档案部门纷纷出政策,定举措,轰轰烈烈抓“学习贯彻”。这固然必要,但实际上,应积极探索融会贯通的学习方法,让学习贯彻不仅仅是单纯地“传达”“灌输”。学习得法,学以致用,真正把《意见》精神贯彻在实际工作中,才是关键。 档案人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有的档案人为掌握档案整理技能,每天或伏首案边记录要点,或登高爬低查阅“家底”,或经常忍受各种档案“微生物”引起的过敏疼痛;有的档案人为学习档案业务知识,努力钻研,短时间内就从“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还把所学的业务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基层档案人员;有的档案人为做好档案编研工作,废寝忘食,没日没夜,格物致知,一丝不苟……他们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默默无闻,不计报酬,心甘情愿,凭着一份执着和对档案事业的热爱,恪守着“献身档案终不悔”的信条,做着历史忠实的守护人,一干就是10年、20年、30年,甚至一辈子。 档案人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古人云:“学而不化,非学也。”意思就是说,学习就要融会贯通,就要学以致用,不然学习就没有意义。以学习贯彻《意见》为例,如何学以致用?笔者认为,可以从完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筑牢档案事业发展之基、打造档案利用体系升级版、坚决守住档案工作的底线、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5方面去探索和钻研,以取得实实在在的学习效果。众所周知,档案工作枯燥无味、极其繁琐,工作量还大,因此,学习过程中,有些人会因为工作忙碌,没有时间学习,总是“上午拖到下午”“今天惦着明天”,有道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种态度要不得!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分秒必争、见缝插针,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来学习,提高能力,提升自身素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还要制订学习计划,形成制度,建立高效学习机制,使档案工作人员在学习中受益,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在学习中找准工作的方向,树立工作的目标,激发工作的动力,推进档案事业进入新境界,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窦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