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档案的管理和运用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只有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找准督导档案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才能更好地用档案说话,不断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四川省泸州市积极探索督导档案工作新思路,把档案作为参与督查与目标考核的重要手段,努力丰富督导档案的功能,从事后服务拓展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服务,保障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顺利推进。 探索建立督导档案工作机制 用档案说话,首先要搭建科学的、可操作的督导档案工作机制,规范督导档案工作流程。为更好地落实重大决策部署,市委督导组与市目标绩效督查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直接向市委、市政府负责。安排专兼职督导力量40余人,对市级部门和7个县区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进行督查督办,着力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督导机制。督导档案是督查工作的主要载体,为督查工作和目标考核服务。市目标绩效督查管理办公室立足档案工作特点,结合督导工作实际,探索建立《督导档案管理办法》,从督导档案的收集、移交、管理、利用等方面规范工作流程,基本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档案工作机制。依托市档案局馆,抽调骨干力量,为市委督导组及内设机构、99个考核对象分别建档,重要工作、重大项目按牵头单位建档,统一集中管理,实现了“一县区一档案,一部门一档案”。 注重突出督导档案工作重点 督导工作面广量大,只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才能更好地服务大局。一是抓重大决策督查;二是抓重大事项督查,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事项进行重点督查;三是抓重点项目督查,从全市207个重点项目中,按照不同产业类别,梳理出50个项目纳入重点督查。明确档案资料的收集重点,围绕目标绩效管理、重大事项、民生工程、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建议提案办理等7个重点类别收集资料。细化每一项工作应收集的资料,如重大项目档案资料的具体内容由倒排工期表、重大项目督导情况、手机短信报告等材料构成。目标绩效管理资料由目标下达文件、目标任务阶段及全年完成情况、目标任务督查情况、目标考核情况等构成。 努力实现督导档案功能转化提升 增强督导档案工作前瞻性,注重发挥督导档案事前服务、事中督导作用,推进工作落实,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围绕中心工作,年初将各项目标任务整理后以主要目标任务表的形式下达到各县区和市级各部门,并存入督导档案。一方面使督查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让被考核的对象知晓目标考核的内容,指导具体工作开展,对重大项目的督导提前给予档案技术支撑。市委督导组和市目标绩效督查管理办公室每月收集汇总50个重点产业项目进展情况,每周收集汇总督导情况,每次督导重大项目、重大事项、重要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后,以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快速地向市领导报告,供市委、市政府领导参阅,为市领导决策提供原始依据。市目标绩效督查管理办公室以实时收集的督查资料为依据,印制督查重点,要求各督导小组加强现场督查并及时反馈。在国家级高新区创建时,以档案资料作为基础支撑,以督查为重要手段,督导档案贯穿决策形成、园区建设、迎接评审全过程,有力助推高新区创建工作。对领导批示交办件的督查,如安全值守情况、信访工作情况、网络舆情曝光问题处理情况等,依据档案材料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督办问责,有力促进问题整改。 充分发挥督导档案考核评判作用 督导档案反映了各县区、各部门一年来重点工作开展、进展情况。因此,发挥档案的凭证作用,把督导档案的真实记录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县区和各部门工作给予客观、科学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市委督导组和市目标绩效督查管理办公室把每个县区、市级部门、重大项目的督查工作日常资料统一进行规范管理,将检查和考核结果及日常监控情况,作为年终对县区和市级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目标是否实现、结果如何,督导档案最具说服力。比如,对市发改委的考核,通过对照督导档案,从目标任务执行、重点项目推进、民生工程进展等方面为事实依据进行综合考量,全部完成的获得较高的考核等次。同样,若某县区或部门对照督导档案中记录有重要工作未完成,或党风廉政建设存在未解决和未落实的情况,则在考评中得到较低的等次。 (作者系四川省泸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5年4月9日 总第2744期 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