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鸿博档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微信号:HOBODA 13205519898
 
当前位置:首页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从“互联网+”看档案

发布时间:2015-07-06   浏览次数:2604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最近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个词叫‘风口’,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于是,“互联网+”很快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很多行业、很多能人都在琢磨那个“+”号后面的内容。而就在前几天,媒体报道,河南省政府与腾讯签订战略协议,以郑州为样板城市,在“互联网+城市”“互联网+民生”“互联网+产业”等领域全面探索,并逐步向全省扩展。作者就想,那个“+”号后面要是“档案”,又该如何?

    其实,所谓“互联网+”是指“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譬如说,时下流行的淘宝、网上银行、12306订票等等,都是“互联网+”比较成熟和典型的运营模式。而且扩展很快,成为业界新宠,预示着谁先抓住了这个先机谁就占据了主动,抢占了制高点。

    “互联网+”成为一种趋势、一种潮流并非偶然。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意味着互联网功能的影响已经深入人心,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度在不断地增强,直接表现就是愿意在互联网上分享,这种积极的信任态度成为“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当然,仅就市场而言,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之上,信息、资源不仅相对公开和透明,而且网民的沟通和交流也十分便捷,这也是促成“O2O市场快速发展,成为引领行业的商务模式”的原因之一,正因为有此成功模式,大力发展“互联网+”,是满足网民需求的一种方式,也是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互联网+”站在“风口”上,淘宝店、微店与日俱增,众多“创客”摩拳擦掌;“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方兴未艾,传统行业纷纷试水……人们相中的是互联网这个大平台。

    平台搭就,万事俱备,可是,当真要面对“互联网+档案”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作者认为,把握以下三个字,至关重要。

    一要“敢”。“敢”就是勇敢、果敢,敢为人先,敢于尝试,有点开拓精神,富于进取创新。要勇于克服档案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思维和习惯,尤其要摒弃“互联网+”与档案无关的观念,事实上,互联网时代一切都与网络息息相关。我们要积极接受新事物,努力适应新情况,切实形成新思维,把“互联网+档案”当作档案工作“新常态”的重要内容,要有当回“创客”过把瘾的思想,围绕“互联网+档案”,去思考、去筹划、去实践。如果我们“搭”不上“互联网”这个平台,那就要错过一次信息时代自身发展的绝佳机遇。

    二要“能”。“能”就是能做、能成,有能力,有东西。“能”强调更多的是“资质”。这个“资质”,一是能搭上。“互联网+”决不是一点门槛没有、谁想搭就能搭的,就拿档案来说,没有数字化的档案是不可能搭上“互联网+”这个平台的,何况档案还需要鉴定、解密。单就档案信息化建设来说,距离“互联网+”的差距就相当大。二是得存“货”多。“互联网+”其实就是信息大平台,如果没有海量的信息,怎么让网民去搜索浏览呢?所以,要想实现“互联网+档案”的目标,前提是必须要有丰富的档案资源,能够源源不断地输送,做到“源头”有“活水”。好比市场里的商家,如果你的货架上时刻琳琅满目,就能不断吸引顾客光顾挑选;如果你的货架上稀稀拉拉,或者空空如也,谁还光顾呢?可见,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多么重要。三是得“货”质好。如果我们能够提供很多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人们需要的、别处没有的,特别是有关民生的档案信息,那就会收到“奇货可居”的效果,何愁不被“刷爆”呢?相反,如果提供的都是些没用的东西,那我们趁早别去丢人现眼。

    三要“会”。“会”就是有手段、讲方法,“会”的中心是搞好服务。别以为“互联网+”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大家谁也看不见谁就可以不讲究服务质量,甚至搞点歪门邪道。事实上,在这里更讲究服务至上。一位曾经试水淘宝店的“创客”如是说:当初任性一把,以为干淘宝很容易,在网上注册一下,只要有客人需要,付款寄货就行了,而实际经营起来远非如此,如果没有倾心于此的专注,不能提供质量有保障的商品,不能提供高效良好的服务,网店失去口碑很快就会被淘汰。可见,互联网的“用户思维”必须到位,这与市场法则是非常契合的,仍然遵从“用户至上”与“顾客就是上帝”的法则,只是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市场法则更加透明、更加有序、用户眼更尖而已,不遵从市场必然被淘汰。具体到我们档案服务,面对“互联网+”这个“风口”,纸质档案下的服务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怎么开发诸如微博、微信、QQ等多种网络背景下的服务形式传递档案信息,最大限度、最快速、便捷地服务网络用户,做到便民利民惠民,这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从“互联网+”看档案,我们看到的是机遇,更看到的是差距,是新常态“风口”下需要更多付出的一条艰辛之路!(编辑:王建英)

  
责任编辑:张雪
上一篇: 失去工作的人员档案在管理方面能够自行运作究竟可以带来哪些好处?
下一篇: 公司员工档案管理主要存在哪五方面的问题?
核心服务 专业服务 经典案例 新闻资讯 关于我们
鸿博云平台
鸿博云服务
档案管理咨询
存储备份与馆室托管
金融投资类
工程建筑房产类
生产制造类
保险银行类
政府机构类
社会服务类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档案知识
通知公告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公司大事记
公司成长
组织架构
远景规划
13205519898
安徽省合肥市九龙路高校三创园1号楼8层





  Copyright 2019 安徽鸿博档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10566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9202000874号      技术支持:浪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