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第23条提出:要“加强档案宣传工作”。最近,浙江省召开全省档案宣传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切实做好新时期档案宣传工作”。但是,与营造档案事业发展良好舆论氛围的需求相比,当前档案宣传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部分地区(单位)对档案宣传工作的认识不够到位,影响了档案工作的开展。二是对档案宣传工作功能发挥还不够到位,宣传的针对性、适用性、广泛性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没有从大宣传、大视野的角度开展档案宣传工作的谋划,使得社会大众对档案、档案工作及档案人的了解仍存在不足,社会档案意识仍有待提高。三是运用新兴媒体的档案宣传能力还不够到位。这些不足和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笔者认为,做好新时期档案宣传工作(包括一年一度的档刊征订发行工作)要打好“五张牌”。 一是走群众路线,打好“百姓牌”。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档案宣传的根本宗旨。首先,开展宣传要讲明做好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一切为了群众”。 其次,开展宣传要“一切依靠群众”。我们要利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档案故事。再次,开展宣传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员干部要成为档案工作的宣传队、播种机、形象代言人,到群众中去宣传、去动员、去引导,让千千万万的群众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二是虚功实做,打好“实践牌”。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所以,档案宣传工作不但要“看起来很美”,还要“干起来很实”。这就要想办法打好“实践”这张牌,做好“两个融入”、“三个结合”。 第一,要将档案宣传融入到政府社会治理之中。要将档案宣传作为服务业发展、服务型社会、服务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档案可以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力、竞争力,转化为城市品牌形象的“软实力”。档案宣传工作要促使各行各业自觉地将档案工作融入各项工作中。 第二,要将档案宣传融入到百姓日常生产、生活之中。从家庭建档入手,将档案和档案工作走进百姓心中,让档案管理、档案利用成为百姓最基本的日常行为。 所谓“三个结合”, 即档案宣传发行工作要与档案年检、考核相结合;要与档案教育培训相结合;要与档案学会活动相结合。档案宣传要拓宽领域,扩大空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档案工作已经融入到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我们要及时调整思路,将档案宣传发行工作延伸到各个领域,如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中介机构等领域,努力做到档案工作延伸到哪里,档案宣传工作就覆盖到哪里。 三是以“文”化人,打好“文化牌”。档案文化是记史存史文化。我们要继承好、发扬好传统档案文化,充分发掘档案中具有本土特色的慈善文化、名人文化、历史文化,既要把档案宣传融入到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之中,又要在文化惠民中实现档案宣传工作的有效渗透。 四是创新形式,打好“多媒体牌”。新时期,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快速兴起。各级档案宣传部门要不断创新传统档案宣传形式,扩大新兴媒体舆论主阵地建设,增强驾驭新兴媒体的能力。要积极推进档案系统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对档案部门的重大工作或重要活动,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提高新闻发布会的权威性、影响力,把握舆论主导权,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时效性、公信力,树立档案部门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良好形象。 五是可持续发展,打好“机制牌”。档案宣传工作要有奖励制度保障,最大限度地发挥机制的效用,让宣传之树长青。如余杭区早在2010年就制定了通讯报道奖励办法,对积极撰写档案宣传稿件、征订档案刊物的给予一定的奖励,每年投入奖励资金均在1万元以上,极大地提高了档案宣传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