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民生档案管理“家族”再添新成员 日前,天津市档案局联合市教委、市红十字会分别发布《天津市中小学学籍档案管理办法》《天津市造血干细胞捐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为全市中小学学籍档案和造血干细胞捐献档案的管理职责、归档范围、保管期限、整理要求、保管利用、鉴定销毁和移交等方面提供了规范性依据,进一步完善了全市民生档案管理规范体系。 中小学学籍档案是指各中小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各种具有保存价值的学籍管理类文件材料,主要包括学生入学登记表、新生录取名册、学籍名册等材料。《天津市中小学学籍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学校应在学生毕业满10年后,将学籍档案的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由学校所属地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向所在区县档案馆移交。学籍档案保管期限为永久。 造血干细胞捐献档案是指全市各区县红十字会及高等院校在动员、招募、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数据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天津市造血干细胞捐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40类材料纳入归档范围,分别对入库志愿者、配型成功者、成功捐献者、志愿服务者档案整理方法提出具体要求。其中,成功捐献者档案保管期限为永久,入库志愿者、配型成功者和志愿服务者档案保管期限为50年。 中小学学籍和造血干细胞捐献档案管理办法的出台,将对加强全市中小学学籍和造血干细胞捐献档案科学管理,保护相关权益人权利,提高档案利用服务水平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国家档案局推出365集文献电视片《抗战史上的今天》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档案局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推出365集文献电视片《抗战史上的今天》。本片每天1集,每集5分钟,讲述一个相对完整的抗战故事,至12月31日止。除了在国内的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播出外,国家档案局还首次借助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国际传播优势,面向海外同步播出本片。 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表示,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伟大胜利,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国家档案局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合摄制了《抗战史上的今天》,客观、历史、立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以及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通过讲好抗战故事,来讲好中国故事。 据介绍,本片讲述的时间范围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起到1945年日本投降止,跨度长达14年,表现形式以时间排列为序,每天选取抗战14年中与这一天有关的一个代表性事件或人物,讲述一个故事。运用的素材是中央档案馆以及全国各级档案馆保存的抗战时期形成的影片、照片、文件、报刊报道等珍贵档案,其中不少是第一次公布,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可靠性、真实性。在创作风格上力求平实、客观、准确,不加或少加主观评论,不设人物访谈,不搞模拟再现,以史料为依据,用事实来说话,力求把本片打造成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抗日战争影像史志。 本片内容既反映正面战场的抗战,也反映敌后战场的抗战;既反映七七事变之后8年的全民族抗战,也反映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之间6年的东北抗战;既反映政府的抗战,也反映民众的抗战;既反映国内人民的抗战,也反映海外华侨对祖国抗战的大力支援;既反映中国的抗日,也反映苏联、美国、英国等反法西斯盟国同中国的联合抗日,以及其他友好国家和反法西斯人士对中国抗日的支援;既反映中国对日本侵略的抵抗,也反映日本在侵略中国过程中犯下的屠杀和平居民、进行毒气战和细菌战等反人类、反人道、反文明的罪行,以及日本反战人士的反战活动。其中的许多内容,是过去很少被用电视片形式反映过的,具有新鲜性、独特性。 从这部电视片中,人们可以看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东方主战场作用和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看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提出持久战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倡导并推动形成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抗击、牵制并耗损大量日伪军,从敌寇手中收复大片失去的国土并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等中流砥柱作用;看出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抗日;看出中国各族人民在外敌入侵时表现出的团结御敌、不屈不挠、视死如归、顽强抵抗、血战到底、英勇无畏的精神气概。 可见,文献电视片《抗战史上的今天》立足“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真实记录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表现出了世界各国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的贡献,向全人类揭示了法西斯主义给全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进而呼吁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共享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