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27日,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再次到中山调研,视察其联系点中山市档案局馆和小榄镇的档案工作。广东省档案局副局长黄菊艳,中山副市长吴月霞、市档案局局长陈岚等陪同调研。 短短两天半的时间里,杨冬权一行轻车简从,深入基层,先后到沙溪、小榄、南区、民众等4个镇区、3个村(社区)实地查看,并听取当地的档案工作汇报,深入了解中山档案工作发展情况。杨冬权指出,中山市的档案工作全面创新,形成了中山特色,希望通过抓点把中山的先进经验总结出来向全国推广。 在中山市政府召开的档案工作汇报会上,市档案局局长陈岚从新馆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依法治档情况、“三个体系”建设等五方面汇报了中山市档案工作的最新发展情况,并对新形势下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考。随后,杨冬权作重要讲话。他对中山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以及对今年两次调研活动的大力配合表示感谢,并指出,中山市各级档案部门和全体档案工作者以勇于开拓的精神,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功夫,取得了很多开创性的成绩。一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体现出先进的档案工作理念,尤其是文档一体化、馆室一体化、实体档案与电子档案一体化是档案工作发展的一个先进方向。二是勇于创新档案工作体制。中山镇级档案馆建设全面推动快,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实现“市馆分馆”模式,有效促进了档案馆工作向基层延伸。三是创新基层档案工作机制。源自镇政府加强管理的内需而产生的“村档镇管”模式,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档案管理模式。 杨冬权对中山档案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一是继续完善“村档镇管”模式,既要想方设法解决方便群众利用档案等衍生问题,又要实事求是推行“村档镇管”模式,不搞“一刀切”;二是档案工作者要树立网络思维特别是移动网络思维,运用网络来延长档案的触角,拓展档案服务能力。三是进一步调查统计镇村行政服务大厅内的档案利用情况。 广东省档案局副局长黄菊艳发言要求中山市档案局要以此次调研作为新起点,把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和贯彻落实杨冬权对中山档案工作的建议要求结合起来,在巩固“市馆分馆”、“村档镇管”等档案管理体制创新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档案工作机制体制的新模式,进一步完善基层档案工作,争取真正成为全国档案工作的排头兵。 中山市副市长吴月霞表示,中山市各级档案部门要把杨冬权局长提出的要求和期望贯彻落实到下一步档案工作中,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全市各项改革,把档案工作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去。中共中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会见了杨冬权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