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考察省档案局馆并作重要讲话。讲话从历史和社会全局的高度,科学阐述了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档案工作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对于做好新时期档案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下,全党掀起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江西档案部门要结合实际,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以“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为目标,全面推进“三个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档案部门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力争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档案强国建设中,开创江西档案工作新局面。 凝聚“一个共识” 推进依法治档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习近平同志指出,之所以说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主要是因为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档案。这正是我们要下力气在全社会形成的一个共识。 一是努力在全省档案工作者中形成广泛共识。要切实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定做好档案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科学谋划好档案工作,抓好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实施意见,提出档案工作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为推动江西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支持。 二是努力在各级党委政府中形成广泛共识。档案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局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在维护历史真实面貌、构建诚信社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依法治国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档案服务就覆盖到哪里,为党委政府工作和各级机关决策服务,以有为赢得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档案工作更多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为档案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是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档案法制建设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档案部门的具体实施,也是提高档案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前提。抓好档案普法宣传教育,开展档案法制“六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引导广大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和单位依法管档、依法治档;加大档案执法检查力度,建立违法举报制度,严肃查处违法案件,提升全社会档案意识。同时,要完善档案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修订)一批地方重要档案法规规章,强化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提升档案工作法制化和规范化水平。 实现“两个转变” 做优档案开放服务 服务是档案工作永恒的主题。习近平同志指出,档案工作要由封闭向开放,由重保管向重服务转变,要及时向领导机关、向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全省档案部门要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突出服务主题,加快“三个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档案存史、资政、惠民的独特作用。 一是建立健全档案资源体系。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大局,及时到涉及改革的单位检查指导档案工作,督促新设立机构做好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督促撤销或重组单位及时处置档案,防止档案在改革中流失,力求江西省全面深化改革整个过程记录真实完整。积极加强对新型社会组织和新型工作领域建档工作的监管,通过建立联系点、抓示范先行等措施,以点带面抓好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非公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积极拓展服务民生新领域,以基层和群众服务需求为导向,重点加强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土地确权登记、房屋产权等领域的档案工作,建立健全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 二是建立健全档案安全体系。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生命线和底线,是档案部门的基本任务和第一要务。坚持把抓好档案实体安全和档案信息安全放在档案工作的首要位置,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全面落实档案用房“八防”措施,建立应急预案。推进对已有复制件的档案原件封存,一律以复制件代替原件提供利用的做法,最大限度延长档案寿命;采取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管理的“三集中”方式,抓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加强档案开放鉴定、档案数字化加工、档案信息上网等工作的保密审查,严格执行档案网络与数字档案资源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逐步开展市、县两级档案馆数字档案的异地备份工作。 三是建立健全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社会利用,档案只有被利用了,才能体现其价值和意义。档案工作的重心应由收集、保管转向提供利用,立足打造开放的公共档案馆,加强档案查阅场所建设,完善查阅利用制度,简化查阅利用程序,出台便民利民措施,规范硬件配置,开展异地查档、在线跨馆出证“一站式”档案服务。对馆藏已满30年应开放和未满30年可开放的档案,经鉴定后全部向社会开放。抓好全省档案目录中心建设,重点整合馆藏民生档案目录。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结合重要纪念活动,编撰出版档案文化精品,举办高水准的档案主题陈列展览。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创建工作,努力把档案馆建设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成为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第二课堂。 抓好“三大重点”提升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 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否最大限度收集好、保管好、利用好档案是衡量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在信息化的今天,江西省档案部门要抓好“三大重点”建设,实现档案馆现代化、档案存储数字化和利用网络化。 一是重点抓好县级档案馆建设。档案馆是集中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和社会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中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档案利用提出新的需求,档案馆各项社会服务功能将不断拓展延伸,档案馆不再仅仅是“记忆库”“知识库”,而且是公众了解政府一系列惠民政策和解决相关待遇的平台。目前,江西省县级档案馆在基础设施、馆藏资源、管理手段、服务能力等方面与党和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各级党委、政府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西部地区县级档案馆建设补助项目和支持赣南等难得的机遇,按照选址科学、面积达标、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和绿色节能要求,把档案馆建设成具备“五位一体”功能,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满足未来30年至50年档案保管和公共服务需求的现代化档案馆。到2020年,力争江西省100个县(区)全部建成符合规范要求的档案馆,并且80%以上达到国家三级馆标准。 二是重点抓好档案资源建设。档案资源是档案工作的立身之本,没有档案资源,就没有档案工作。突出档案资源建设的基础性地位,加大对档案资料的收集、保护和监管力度,不断丰富馆藏内容,优化资源结构。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局第8号、9号、10号令,加强民生、“三重”(重大活动、重点工程、重要项目)、“三名”(名人、名胜、名优产品)档案的收集,有计划、有重点地征集散存在境内外反映江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历史进程的珍贵档案资料。加强重大活动和城市变迁等档案的拍摄工作,建设重大活动电子档案精品库和城市变迁数字影像库。到2020年,力争江西省综合档案馆馆藏总量比2010年翻一番。 三是重点抓好数字档案馆建设。数字档案馆有利于实现档案管理利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突破传统档案管理利用的时空限制,促进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拓展和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利用。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持续加大了对档案工作的支持力度,从2015年开始,省财政将每年安排2000万元资金用于全面推进全省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部门要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建设标准化”要求,抓好数字资源建设、管理平台应用、标准规范制定等工作。加快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加强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开展机关数字档案室示范单位建设,实施进馆电子档案质量前端控制。开展与数字档案馆建设相配套的技术规范、制度标准等研究,抓好南昌市、抚州市和新余市数字档案馆建设试点。推进江西省档案专网建设与查阅平台的应用,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成全省档案资料共享平台,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省区域性数字档案馆(室)应用平台。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4年12月8日 总第2695期 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