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德州市委、市政府向市档案馆发来贺信,祝贺市档案馆成功晋升国家一级档案馆。贺信中提出,近年来,全市档案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作为,业务工作扎实规范,档案资料编研成果丰硕,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这次成功创建国家一级馆,标志着市档案馆建设步入全国先进行列,是德州档案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希望你们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科学化水平,在新的起点上续写德州档案事业新篇章,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建设幸福德州美丽德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德州市档案工作经历了一个从改变到发展的过程。由于财政紧张等原因,始建于1963年3月的德州市档案馆,历经多次搬迁,基础设施欠账较多,不仅库房面积小,而且条件不达标,致使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和机构改革中撤销单位与破产企业的档案无法接收进馆,其他业务工作也无法正常开展。 “改变,源自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副秘书长、市档案局馆长张岩说。为尽快解决馆库不足问题,市委、市政府将建设面积达标、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档案馆新馆列入2011年市级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建设总面积1.45万平方米,设置有档案展览陈列区,档案利用阅览服务区,办公和业务技术区,行政服务、安保监控等辅助功能区。其中,馆库面积2600多平方米,可满足今后50年的档案馆藏发展需要。库房内配备了温湿度自动调控、防盗报警、视频监控、消毒灭菌等设备,做到了档案管理的智能化。 “作为集中保管市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资料的综合档案馆,为助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也为了更好地记录德州发展的历史,去年我们提出了努力争创国家一级档案馆的任务目标。”张岩介绍说:“市档案馆新馆于2013年8月竣工,我们在面临档案馆整体搬迁时间紧、任务重、基础工作落后的情况下,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完成了馆藏全部档案的整体搬迁任务,12月正式开馆,创造了全省搬迁闭馆用时最短的纪录。” 为确保成功晋升国家一级馆,市档案馆努力提升档案资源建设水平,优先将地名、社保、学籍、殡葬等民生档案接收进馆。同时,组织开展了馆藏档案涉密文件挑选、鉴定划控和档案数字化工作。到今年年底,馆藏所有档案可实现数字化存储,既有利于保存,又能方便市民查阅。同时,市档案馆购置了具有除尘、裱糊等功能的档案文件修复设备,不仅节省了档案修复工作的时间,而且最大限度保护了档案实体安全。 为更好地发挥档案的社会教育功能,市档案馆以馆藏档案资料为基础,制作了“历史长河——德州档案史料主题展”,展厅面积700余平方米,展品来自全市12个综合档案馆和市城建档案馆,展厅分为人物墙、历史事件、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德州等板块,以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系统展出德州市各个时期重要档案史料与藏品。同时,市档案局馆深入整合和挖掘馆藏档案资源,完成了170多万字的编研成果。此外,馆内设有政府公开信息查阅服务中心,设有专门的接待厅和阅览室,实现了政府信息在线查阅,市民可持身份证免费查阅现行文件和开放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