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应该将大数据的价值积极的展现出来,所以相应的管理模式需要加以进一步的变革。应该将相应的管理模式加以进一步的转变,积极的采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档案数据信息的相互关联,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也应该做相互协调的工作,将档案数字资源中所蕴含的潜在价值充分的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实现进一步的整合。传统的档案管理部门中,供给式的模式占据重要位置,而在新时期的发展下,这一思维模式应该加以进一步的转变,从用户面临的问题入手,为人们的行为决策提供有益指导。以解决用户所面临的问题为目标整合档案数字资源,构建起以社会利用需求为导向的档案数字资源体系,不断提高档案服务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
构建适应大数据要求的档案数字资源。以云计算为例,它适应了大数据时代分布式存储与海量数据并行处理的需要,实现了计算机资源的服务化,是大数据时代档案数字资源整合的基础平台和支撑技术。首先,各档案部门应根据国家统一规划以及自身基础设施建设与档案数据库资源匹配程度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适合的云部署方案。对于那些处在档案数字资源整合关键节点的部门应架设私有云,以动态申请公有云的方式弥补自身计算能力、存储空间等的不足。其次,云计算能统一各应用环境之间的业务逻辑、组织结构和表达方式等,消除信息孤岛,从而建立集成的档案数字资源管理平台,促成档案数字资源深层次整合与知识开发的实现。再次,云计算能实现对档案应用的整合,并以服?盏男问较蛴没Х⒉迹煌?时支持用户利用各种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访问所需的云服务。这些都将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档案数字资源整合的优势,提高档案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加强大数据时代档案数字资源整合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首先,应建立IAM(身份和访问管理)和隐私保护系统,实现统一身份认证与访问权限控制,达到用户安全集成管理的目标,有效应对档案数字资源整合与大数据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其次,通过数据加密技术保护档案信息安全。通过SSL(Secure Sockets Layer,安全套接层协议层)加密,实现在数据集的节点和应用程序之间移动保护大数据。再次,综合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与安全保密制度,加强对重点领域档案数据的日常监管,有效应对档案数据聚集性与档案利用需求无序性造成的档案泄密风险。最后,实时开展档案数字资源异地异质备份工作,提高系统容灾能力。
最后,还要组建一支具有大数据素质的档案从业者队伍。大数据环境下,档案从业者应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在档案数字资源整合中承担起业务专家的重任,成为档案数字资源的提供者、组织者和导航者。作为档案数字资源的提供者,就要求档案从业者具有过硬的档案专业知识与技能,能正确预判大数据给本单位数据处理各环节带来的风险构成,给出基于档案专业的解决方案,从而确保档案数字资源的真实、完整与安全,最大限度地满足档案数字资源整合的需要,保证档案价值的实现。